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统战地标·四川】89年前的长征路上,刘伯承和小叶丹在这个海子边歃血为盟
家核优居 2024-06-30 23:48:00 来源: 腾讯新闻

??"法国申根签工作流水单"??【——溦:155-7599-7328——】??【统战地标·四川】89年前的长征路上,刘伯承和小叶丹在这个海子边歃血为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万里长征路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群山之中,海拔2280米的彝海远近闻名。

  89年前,中央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果基约达(小叶丹)在彝海边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其后,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百里彝族聚居地,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宝贵时间。

  近日,“统战新语”实地探访彝海结盟旧址,走进彝海结盟纪念馆,回望长征路上彝海结盟的佳话。

青山围绕的彝海结盟纪念碑和后方的纪念馆分外显眼。

  从冕宁县城出发,驱车约半小时便能抵达彝海村。沿着广场步道向上,气势宏伟的彝海结盟纪念碑映入眼帘,刘伯承、聂荣臻、小叶丹和沙马尔各4人的雕像生动传神。人像雕塑高5米,基座宽2.2米,寓意彝海结盟时间1935年5月22日。

  当年5月20日,中央红军先遣队到达冕宁县泸沽镇。刘伯承、聂荣臻根据情报,当机立断改变原定经越西的行军路线,走从泸沽至冕宁再经拖乌彝族聚居地到安顺场的小路,出奇制胜。

  这条路山高林密、关隘险峻,格外难行。22日清晨,中央红军先遣队先遣1团到达彝海以北2公里的喇嘛房时,遭到果基家支彝族武装阻拦。随即,中央红军便向沿途的彝族居民宣传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律及其主张。

  彼时,身为果基家支头人的小叶丹既精通彝族典故和习俗,又通晓汉语,在当地威望很高。当他得知红军是一支旗帜鲜明地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的好队伍,并有邀请彝族头人去谈判的意愿后,便主动在彝海边约见刘伯承。

  交谈中,小叶丹与刘伯承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而萌生了与刘伯承结拜为兄弟的想法,刘欣然同意。二人遂按彝族习俗歃血为盟。

刘伯承同志与小叶丹结盟取水点。

  结盟时,虽受条件限制没有酒,但刘伯承说:“只要心诚,水也可以当酒。”随即,他便让警卫员舀来彝海中的水,以水代酒。小叶丹则找来一只鸡,杀鸡取血滴入碗中,两人一饮而尽,结为兄弟。

  岁月流转,彝海流淌不息。如今,取水处立有一块白色石碑,上书“刘伯承同志与小叶丹结盟取水点”字样。取水点不远处,还保留着彝海结盟的三块石头。当年刘伯承年长,坐在北面稍高的石头上,小叶丹与他相向而坐,彝族毕摩(祭司)沙马尔各则坐在中间的石头上主持结盟仪式。

  “结盟石”历经风雨仍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与巍然矗立的彝海结盟纪念碑一道,记载并守护着89年前刘伯承与小叶丹“彼此愿永结弟兄,肝胆相照,团结如一,永不反悔”的誓言。

历经风雨,仍在原处保留的“结盟石”。

  走进彝海结盟纪念馆,入口处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纪念馆还展出了红军外出证章、红军旗杆头、红军和抗捐军用过的枪支、手雷、大刀,当年红军长征过冕宁时送给老百姓的银元、糖果盒、手镯等。峥嵘岁月里的军民鱼水情,时至今日仍令人动容。

彝海结盟纪念馆。

  其中一件展品“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红军旗的复制品在默默讲述着那段光辉故事。据了解,结盟次日,红军授予小叶丹该旗帜,这是红军授予少数民族武装的第一面队旗。随即,小叶丹派向导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百里彝族聚居地,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

  彝海结盟后,红军继续长征。国民党追究小叶丹罪责,强逼果基家交出红军旗和1.2万两白银、120头羊。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红军旗,并叮嘱妻子倮伍伍加嫫保护好旗帜。1942年,小叶丹不幸牺牲。

  之后的岁月,倮伍伍加嫫把红军旗缝进自己百褶裙的夹层里,直到1950年解放军解放冕宁,她才取出贴身的彝家红军旗,献给驻冕宁的解放军。

小叶丹的妻子倮伍伍加嫫手举“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旗帜。

  如今,彝海结盟纪念馆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十余万人次访客前来。

  对于彝海结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纪念碑上如是铭刻:“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岁月流转,在冕宁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长征精神和彝海结盟精神已经融入当地文化血脉,那段不朽的历史永远熠熠生辉。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